清朝哪年能出国留学,清末民初留学有多难?
一、清朝第一批留美学生1872年,清政府派遣学生赴美,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批留美学生。他们都很年轻,选择了10到16岁的年轻孩子出国,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派出海军学员赴英法留学三年,主要是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82名留学生,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始于19世纪中叶,第一个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是容闳。1854年,他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耶鲁大学。

因为那些人有的不想回祖国,享受荣华富贵,有的生老病死在美国,其他人基本都愿意回来。其中有许多著名的人,如詹天佑,,唐等。有些人因为学习不好被拒绝,有些人则因病去世。有些人还是不想回来。只有94人在学业结束后回国。都是提前召回的。因为当时交通不是很方便,还有一些孩子留在国外。

从1872年到1875年,当时的清朝选择送120名10到16岁的孩子去美国留学。这些孩子是中国最早的正式学生。他们原本计划留学15年,但由于种种原因,9年后留学计划取消,以失败告终。最终,120名学生中有94名返回。洋务运动期间,由于曾国藩幕僚洪榕的提议,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上书,要求制定“留学教育计划”。根据计划,清朝派遣120名留学生赴美学习洋务急需的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

一、戊戌变法开始,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下诏变法,为了“师夷长技”和“师夷长技”,开始实行“新政”。“新政”实施的前三年,有三件事比较突出。首先是鼓励和奖励私人资本经营工业。1903年9月,朝廷设立商业部,由前一年被派往英法美日的皇室贵族宰贞任尚书,工业、矿业、铁路归本部管理。
1901年,清廷下令将各级书院分别改为大学堂、中学和小学,并推行新式教育。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制定并通过了《学校章程》,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就是现代化的“癸卯学制”。从1906年开始,停止科举考试,所有人才都是从学校选拔培养的。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了。三是改革政治体制和军事体制。1903年12月,清廷设立训政处,奕劻为训政大臣,袁世凯为议事厅,袁世凯实际掌握训政大权。
在我国留学生最早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人的名字叫洪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开始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1908年,美国将1480多万美元的庚子赔款余额归还中国,以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赴美留学的热潮。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始于19世纪中叶。第一个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是容闳。1854年,他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耶鲁大学。19世纪中叶,第一个中国学生洪榕去美国留学。
中国政府第一次派遣大批留学生出国深造是在洋务运动时期。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派出海军学员赴英法留学三年,主要是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82名留学生。除7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外,75人学成回国,大部分成为清末海军建设中高层管理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第一届:光绪三年派出三十八名海军学员。光绪三年二月十七日,中国派出的第一批海军学员乘船出海,前往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