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双一流
双一流是指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和高水平大学。于2015年启动,选定42所高校作为建设高校,分为A类和B类,分别有9所和33所。目前,双一流建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

2. 什么是双非
双非,指既非985工程高校,也非211工程高校的高校,即非一流大学和非重点普通高校。双非高校资源相对匮乏,往往面临招生难、生源差等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去突破。
3. 七所双非入选双一流
截至目前,已有7所双非高校成功入选双一流。它们分别是:
(1)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广东省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始建于1933年,历经多年努力,自1960年起成为全国重点大学。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凭借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发展水平,最终成功入选双一流高校。
(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业、环境、生物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干部教育培训、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在环境科学、生态学、园林艺术等领域,北京林业大学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3)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一所交通、信息、材料、船舶和机械五个工科门类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二批95所重点大学之一。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武汉理工大学被业界广泛认可。
(4)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02年,是山西、河北、内蒙古三个省的重点高等学府之一。河北大学在哲学、经济、法律、教育等学科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5)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56年,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文化与传媒等领域拥有较高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声誉。
(6)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是山西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04年由太原师范学校升格建立。该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绥化学院: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入选双一流的双非高校,是一所学科优势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高等院校。绥化学院在地理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4. 双非转型成功的经验
双非高校入选双一流,不仅需要优秀的学科水平,更需要良好的转型发展经验。从这七所成功入选双一流的双非高校来看,以下几点是值得借鉴的:
(1)拥有明确、务实的发展目标。双非高校需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自身的定位,建立与身份相符的发展战略,逐步提升学科水平和整体实力。
(2)坚持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双非高校需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学术研究,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吸纳外部专家为本校师生带来更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成果。
(3)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双非高校需要持续引入高层次、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对教职工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积极践行产学研一体化。双非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双非高校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它们成功入选双一流,无疑是对自身资质和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和肯定。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七所高校需要加倍努力,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