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态度咄咄逼人
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硬。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感到愤怒,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减少汇率、出口补贴、知识产权盗窃等手段,谋求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优势。

2018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发起了贸易战。美国先后加征了关税,中国也进行了反制。此后双方经过多轮博弈,都拿出了自己的底线,但美国的态度却愈发咄咄逼人,寻求一种对中国更强硬的解决方案。
2. 中方坚决回应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采取坚决回应的措施。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秉持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同时,中国坚持反对贸易战的做法,认为贸易战不利于任何一方,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的并将延伸至全球贸易体系。
中国政府表示,要保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并坚定地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同时,中国方面也加强了与其他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以缓解贸易摩擦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3. 影响与后果
美国的咄咄逼人和中国的坚决回应,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紧张关系不仅影响到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也影响到了全球贸易市场。美国的做法促使其他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审慎的态度,以及对与美国的经贸关系进行重新评估。
此外,贸易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减少了双方的贸易量,更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贸易领域和基础产业。其中包括电子、半导体、汽车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也出现了裁员和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4. 坚持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在此背景下,对话协商成为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途径之一。2019年,美中两国多次通过高层会晤和经贸磋商等方式进行沟通。在此过程中,双方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贸易平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磋商。
2020年初,自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以来,美国持续地强化着对中国的打压和限制。然而,双方达成协议的这一步迈出,是解决贸易争端的积极信号。各方应积极考虑接下来的合作方向,通过对话合作,寻找共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