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国画在哪里?有哪些画清明上河图和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是谁?画“清明上河图”到底画的是什么?"清明上河图"卷轴,北宋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吴栋(今山东诸城)人。
清明上河图描写了汴京郊外美丽的春色,汴河的模样,汴京城参加集会的人们的繁华,乡村的生活,汴京人民城的繁华。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描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这幅图再现了热闹的集市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一艘满载货物的船正在通过汴河,即将撞桥。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在一家包子店吃包子。包子店的墙上挂着一个算盘。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时期著名艺术家张择端所画。它创作于公元1104年左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国宝画。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表现了北宋汴京(今开封)市民赶集作乐的场景。清明上河图共刻画了587个不同身份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各式各样的店铺,生动地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以精湛细致的笔触记录了北宋末年、惠宗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及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与民生。画面实际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的形式,运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纷繁复杂的景物带入统一多变的画面。全卷高29.7厘米,长687厘米。画中有1700多人,衣着各异,表情各异,穿插着各种活动。构图密集,注重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东京汴梁的情况,主要是汴京和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华。清明上河图是当时的民俗。像今天的节日聚会,人们聚集在一起参加商业活动。整张地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汴京郊外的春景、汴河风光和城内的集市。画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上色。作品以长卷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北宋时期12世纪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描述了北宋都城的景象。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描写了日北宁都城汴梁(今开封)两岸、清明节、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界人士的活动,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翰林张择端(公元12世纪),山东诸城人,北宋末职业画家。曾在画院工作,擅长画人物、亭台楼阁、船车等。城墙上的桥与屋之间的距离,草、树、马、牛、驴、骆驼的大小,以及居民、步行者、船、车,都被写得淋漓尽致,整个场景庞大,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