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和他的门徒写的。根据《史记》、《汉书》等书的记载,吕氏 春秋是秦时大家吕不韦编撰的。虽然不是吕不韦一个人写的专著,但在整体策划、提纲要点、举例举例、整合编辑等方面,显然需要吕氏个人操作的辛苦。我们不能排除其中一些章节是由不畏撰写的可能性,即使书中的大部分章节是由大众撰写的,但它们肯定反映了吕不韦的意图和思想,反映了吕不韦的才华和抱负。
(“知度”),只有这种“无为”和“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吕氏 春秋也表现出一些音乐美学思想。它把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测,生于太乙”(太乐),从“心”与“物”的归纳关系来探讨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声音的“适”和心灵的“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5、 吕氏 春秋写的什么内容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公元前221年左右)秦国宰相吕不韦集体编撰的一部杂著,又名《吕兰》,成书于公元前239年,正好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本书共分十二章、八读、六论,26卷,160篇,20多万字。该书尊重道家思想,肯定老子符合客观思想,但摒弃了其中的消极成分。同时,通过整合儒、墨、法、军思想的母体,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在内的理论体系。
书中还提出了“观天地”、“观流言”等思想,以及为剧情和锻炼身体的养生之道,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许多古老的传闻,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史料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迷信思想,要加以区分。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陆蓝与《周易》、春秋、离骚并列,可见他对吕氏-1/的重视。东汉的高诱也对其进行了评价,说这本书“出诸子之右”,即超过诸子之成就。
6、 吕氏 春秋作者是谁?吕氏春秋作者是吕不韦及其弟子。“吕氏 春秋”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由秦代宗师吕不韦编撰。这本书大约写于公元前239年。吕氏 春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部杂七杂八的作品,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元素较多。司马迁认为,吕不韦之所以召集客人写书吕氏 春秋是一场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人才大战,是他与“战国四公子”争夺天下人才的结果。
随着政治的逐渐统一,各种思想正在迅速融合。在此背景下,吕不韦编制了“吕氏 春秋”,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其次,秦国国力与日俱增,嬴政这一代完成统一大业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吕不韦作为宰相,有义务为即将诞生的统一皇帝确立统一思想,以保证年轻的秦王和新生的帝国顺利走向繁荣富强。
7、什么是 吕氏 春秋?吕氏春秋,又名《陆览》,是战国末期中国政治理论文集汇编,共26卷,160篇。它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由秦朝宰相吕不韦和他的弟子们编纂。其内容包括
8、 吕氏 春秋的资料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宰相吕不韦编撰的一部圣人巨著。这本书,又名《陆览》,据说写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全书分十二章、八章、六论,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字。以道家学说为主,再融入法家、儒家、墨家、农民、兵家、阴阳家等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些理论融于一炉,令后人惊叹不已。吕氏 春秋.
吕不韦本来想把这本书作为秦统一六国后的重要文献,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选择了法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发生了焚书坑儒这样的大事,严重打击了儒家在秦的地位。吕氏 春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的文集,以儒家思想为基调,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诸多学派的优秀理论,如治国安邦之术、墨家的公平正义原则、兵家战术之变等,最终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国家治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