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现辖16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乡镇:娄山关镇、楚米镇、新站镇、松坎镇、高桥镇、水坝塘镇、管沧镇、花丘镇、邓阳镇、九坝镇、大河镇、夜郎镇、木瓜镇、坡渡镇、燎原镇、西施镇。乡镇:石矛乡、风水乡、荣光乡、小水乡、田萍乡、黄连乡、八角乡。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革命老区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与重庆接壤,素有“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
2000年,桐梓县辖16镇8乡。2003年,桐梓县辖16个镇,8个乡(含1个民族乡),228个村委会,23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65.9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0.60万人;非农业人口12.31万人。桐梓县现辖16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乡镇:娄山关镇、楚米镇、新站镇、松坎镇、高桥镇、水坝塘镇、管沧镇、花丘镇、邓阳镇、九坝镇、大河镇、夜郎镇、木瓜镇、坡渡镇、燎原镇、西施镇。
6、 桐梓县有哪几个镇和乡分别指明唐朝的夜郎县。宋家播川县。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设桐梓县,以桐梓驿命名。截至1992年底,全县辖16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19个居委会、503个行政村、94个居民小组、4237个村民小组和18个民族、户、人。2000年,桐梓县辖16镇8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各乡镇人口(人):娄山关镇97092楚米镇22882新站镇24782松坎镇18455高桥镇25995水坝塘镇2270管沧镇32325花丘镇45483耿弇镇20509九坝镇27922大河镇9899夜郎镇20459木瓜镇24105坡渡镇荣光乡17747小水乡10865田萍乡23033黄连乡5827八角乡11354马宗苗乡64972003,桐梓县辖16个镇,8个乡(含1个民族乡),228个村委会,23个(社区)居委会。
7、 桐梓县邮编桐梓县邮政编码:。桐梓县,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与重庆市接壤,南接汇川区、仁怀市,西接重庆市习水县、綦江区,北接重庆市南川区、万盛区。总土地面积3207平方公里,辖20个镇、3个乡、2个街道、215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2条街道:肖海街和娄山关街。20个镇:楚米镇、新站镇、松坎镇、高桥镇、水坝塘镇、管沧镇、花丘镇、邓阳镇、九坝镇、大河镇、夜郎镇、木瓜镇、坡渡镇、燎原镇、西施镇、石矛镇、药龙山镇、风水镇、荣光镇、八角镇。
桐梓县地形学: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区与四川盆地交界处,由于构造体系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与侵蚀并存,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属于黔北钟山峡谷区。该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杨恒河、松坎河和桐梓河将县城分成三个不同的地貌单元。县内有多种地貌,如山地、山地、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而且岩溶分布广泛,多石峰,地下河、溶洞比较发育。
8、贵州省 桐梓县在三国时期属于哪一国?贵州省桐梓县三国时期属蜀。桐梓县,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与重庆接壤,素有“黔北门户”、“川黔要冲”之称。是“中国竹笋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7° 57 28° 54 ,东经106° 26 107° 17 ,南北最长点81公里,东西最宽点52公里。总用地面积3202平方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渝湛高速公路贯穿全县,县城至贵阳、重庆的车程约2小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9、贵州 桐梓县属于什么市遵义市。遵义,简称尊,位于贵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旅游示范区,南接贵阳,北接重庆,西接四川泸州。地处成渝黔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和主走廊,是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辖全市3区9县2个县级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凉爽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