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上海最糟糕的民办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扩大,民办大学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民办大学中,存在一些以经营为主、教学质量差的学校。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和现代化的城市,自然也有不少的民办大学。然而,要说上海最差的民办大学是哪家,我想许多人都会眼前一亮,甚至能料到其名。现在就让我们来重审一下上海最糟糕的民办大学。

1.学校背景的“玄学”
在一些门面高、学校名字响亮且口碑好的民办大学中,往往也掩藏着一些问题。是否真的有说过的那么好呢?以在上海市区内比较有名气的一所民办大学为例,学校在官网上宣传自己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院校”、“全国普及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收费单位”、“教育部推荐留学机构”等等。然而,在专业性的认证上,这所学校却并没有多少成绩。部分专业被认为“拿到毕业证等于白纸一张”,这也导致了校企合作项目的草率和推行中的困难。学生、家长不仅对这种“玄学背景”日渐失去信任,一些企业在招聘中也对该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表示担忧。

2.教学质量缺失
粗制滥造、眼高手低的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毒瘤,学生受到的伤害尤甚。对于上海最差的民办大学,教学质量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愈演愈烈。在该校内,存在大量没有或少有工作经历、教育水平低的教师,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也一团混乱,许多科目学生几乎听不懂教授在讲什么。学生不仅学不到想要的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都无法培养,这也使得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日渐加大。
3.学校管理的困境
办学非常规、环境混乱的院校不仅把学校作为经济产业,更让学校成为品质低劣、纪律混乱的“垃圾场”。在上海最差的民办大学中,学校管理问题更是突出。校园文化混乱,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由学生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因各种原因无法胜任管理和服务职责。的确,这些现象不只存在于某一所学校,而是我们整个教育机构政策步步走来所培育的文化制约下的表现。
4.劣质学位证书的难题
在上海最差的民办大学毕业的学生,拿到的学位证书在实际的社会中被认可与否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的招聘者遇到成绩优异头衔抑或工作经验不多的求职者,往往会直接选择学历证书较高的应聘者,这样,在应聘过程中,拥有一张学位证书看似成为了求职的“硬件要求”,而未能获得行业内人士的认可和支持的证书,实际上又是一张“废纸”。
结论
在上述几个点的交叉,我们再来看看“上海最糟糕的民办大学”,其实已经不算有多冤了。也许,聪明的学生、有远见的投资人和理性的社会机构对待教育资源的塑造方式,才是真正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以经营为主、教学质量差的学校为代表。我们希望在弘扬科学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引导更多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让教育回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