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85大学和211大学的由来
985大学和211大学是中国高校的两种评级标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两种评级标准的由来较为简单。1998年,中国政府启动了“211工程”,旨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升高校的研究能力和综合实力,并在21世纪初使100所大学进入国际一流大学行列。2001年,又启动了“985工程”,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研究力量和综合实力,使得目标高校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高了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

2. 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区别
虽然985大学和211大学都是由中央政府评选的,但是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211工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5年启动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通过对前中、后三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资金投入和资源建设,大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个别重点院校的学术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水平提高。
“985工程”则是在“211工程”的基础上,在2001年启动的一项更为重要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与“211工程”的资金投入相比,“985工程”更加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大师和项目的挖掘和引进,通过设立王选人才基金、长江学者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大学的研究力量,实现国际领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3. 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共同点
985大学和211大学都是中国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标志性项目。两种评级标准的共同点是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跨学科研究,提高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两者都是旨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升高校的研究能力和综合实力,使得中国高校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接轨。
4. 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影响与作用
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教育思想中走出来,向世界先进、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成果的转化,并持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发扬国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奉献的精神。
总而言之,985大学和211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的两种评级标准,除了个别差异喻为相似之处,都是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的大学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社会创新事业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国高校逐步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