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0年12月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9日,中国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诞生和起航。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性进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金融领域重大创制。

此前,我国只有股份制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1984年,我国启动了股份制改革,从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开始奔腾发展,于是也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股票市场来支撑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
2. 1990年12月股票市场盛大启航
1990年12月19日,中国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当天,上海证券交易所(SSE)和深圳证券交易所(SZSE)同时挂牌交易。开盘时,SSE开盘指数为99.98点,SZSE开盘指数则为1,000点。
此时的中国股票市场规模尚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中国股票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成交最活跃之一的市场。
3. 中国股票市场的崛起
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和交易额都非常有限。而到了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13.4万亿元(约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仅次于美国。
这一巨大的变化,是通过众多的改革和政策创新实现的,比如:开放B股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增加发行IPO数量和加强监管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加速了中国股市飞速发展的步伐。
4. 中国股票市场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扩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波动过于剧烈。特别是2015年6月,A股市场在短短几周内暴跌30%以上,而且这一次发生的市场崩盘广泛影响了全球股市。
为了应对市场波动加强监管,中国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例如,冻结大股东股份、暂停限售股解禁,限制融资的规模以及强化市场监管等等。可以说,中国股市的监管者们正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为市场的安稳发展做出努力。
结语
中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正式开业起,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成交最活跃之一的市场。虽然股市间歇性的波动给市场带来了不稳定性,但股票市场依然是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也期待着中国股市监管部门能够继续加强监管,加速股市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未来中国股市会越来越成熟、更加稳定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