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美女网红被武汉大学清退,当初她究竟是怎样在中国火起来的?
当初一开始火起来是参加了《非诚勿扰》,因为是外国美女又加上女博士的头衔,就会被人记住,后来渐渐的参加很多其他的综艺节目,渐渐的开始走红,走红之后忽视了自己的学业,最终没有写出博士论文,并没有拿到博士毕业的证书和相应的学位。1、外国人在中国走红很多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后开始接触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中国的互联网环境目前处在直线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现在看颜值的社会风气,很多外国人大眼睛高鼻梁的随便拍拍视频就可以走红。走红带来的好处就是有了钱,有了名气,有了商业地位,很多学生从此迷失自我,从而忘记了自己是来留学的,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来混演艺圈的。2、外国留学生需要清理不仅仅是武汉大学,很多学校的留学生都需要清理一下,很多留学生一直没有办法毕业,一直滞留在中国国内,混在中国的大学中生活着,其实他们并不是“好”的大学生,而是“坏”的留学生,应该会自己的国家去好好思考一下人生。很多网友艾特的山东大学,其实就是个留学生非常多的综合性大学,后续希望山东大学跟进武汉大学的步伐也把学校很多不能毕业一直滞留的留学生清理清理。3、千万不要崇洋媚外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学习资源丰富吸引了不少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但是请大家擦亮眼睛,不是外国人就是“好人”,也不一定外国人就是“优秀”的人,他们都是“人”,正常交往就行,不要崇洋媚外被陌生的脸庞吸引了无法自拔。国内的网红长的一样好看。
在美国读书的中国研究生为什么被开除?
最近,美国克瑞顿大学哲学教授袁劲梅给一位来自中国留学生的“开除信”,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这位学生因为成绩不合格,刚刚被该校劝退,而袁劲梅正是他的导师。在信中,袁劲梅解释了为什么董事会会坚持开除这名学生的原因;并表示,发生这种事情不单单是学生的失败,也是老师的失败,老师同样感到难过。袁教授说她曾在北京亲自面试该生,感觉该生十分聪敏,因此决定录取。袁教授在信中痛心地承认这是自己判断失误。这真是袁教授判断失误吗?未必。长期在美国生活的袁教授可能不知道,国内有一些专业机构专门指导学生面试时如何给教授留下好印象,还有很多学生研究了面试攻略。也正因此,在面试中胜出,表现得“聪敏”,并不意外。从这个意义上说,袁教授的判断并不错。有些人把到美国大学读书想得很轻松,以为混文凭很简单。其实,美国大学的淘汰率很高,美国的教授也不是那么好“骗”。而且,这样的学生大都智力出众,只是在他们的眼中,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像袁教授这位学生,一旦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就不好好用功;相反,善于耍小聪明——不读原著靠二手文献拼凑读书报告、用各种改头换面的抄袭技巧对付论文……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毕业了。岂不知,在国外一些高校,教授并不是那么好“骗”的。在国外一些高校,读书,不仅要读懂,还要用书的内容参加研讨,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通常采取的模式。但在国内,一些教授并不在意研究生平时读了什么书,研究生课程依然照本宣科,研究生培养机构,也缺乏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袁劲梅教授在信中直言,这位同学把到美国大学读书想得很轻松。事实上,美国大学淘汰率很高。这些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也在探索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清退超期的硕士、博士,可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硕博的淘汰率并不高。袁劲梅教授在信中批评这位学生“是畸形教育的结果”,这话说得可能有些刺耳,但也说出了一些实情。我本人就在大学任教,而且辗转不止一所大学。看到这种话,如坐针毡,却也要承认,像袁劲梅教授笔下这位研究生,在我身边并不是孤例。而教育出这样学生的土壤,也在我们周围。在一些高校,某些教授喜欢被学生叫作“泰斗”、“男神”,对学生的读书报告、论文七拼八凑,却懒得一看。原因很简单,这些教授在意的,也不是学术,而是教授、博导这类职称、名号及背后的利益。有这样的老师,教出被开除的学生,也不足为奇。袁劲梅教授在信中还说,做学问,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用理性拷问自己,拷问先人;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让后人踩着,不摔下来。这段话,不,这封信,值得每一个有志于走学术之路的学子和高校教师认真读一读,反躬自身,看看我们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畸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