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联邦与联盟双方
1. 联邦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北方各州联盟组成了联邦。联邦由26个州组成,拥有强大的工业和船舶制造业,在经济和军事力量上占据优势。

联邦的政客们坚信联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反对南方的分离主义。林肯总统也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联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维护联邦是我最重要的职责。”南方的分离行动被视为是对联邦领土和人民的攻击。
2. 联盟
南方各州组成了联盟,共计11个州。联盟主张各州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反对联邦的干涉。南方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奴隶制度是南方的特色之一。南方的社会制度和理念与北方有很大的差异。
南方认为自己的文化和生存方式正在受到联邦政府的威胁,于是他们决定分离并组成联盟。南方的政治家们坚持认为各州对自己的行政和立法拥有最终的决策权,而联邦政府应当只承担国防和外交等职责。
3. 战争爆发
南北战争于1861年爆发,最初是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议。南方认为各州应当保障本州居民享有的权利,而其中一个权利就是持有奴隶。然而联邦政府却坚持认为奴隶制度是道德和法律上的错误,应当废除。
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文化 Clash 中爆发了战争,联邦与联盟展开了长达4年的残酷战争。战争期间,联盟方创造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如李将军、杰克逊将军等;而联邦方则通过科技和绝密计划获得了军事优势。
4. 战争结束
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联邦获胜。北方的工业化和科技优势,加上出色的将领和战术,使得北方人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南方则因物资匮乏、装备落后、人员伤亡过大等原因逐渐被压倒。
南北战争结束后,奴隶制度被废除,南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整个国家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