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规划 > 知识 > 佛说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全文

佛说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全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5 22:38:58 编辑:去留学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四十二章经全文

佛说四十二章经全文/注释详见: http://www.staryi.com/fofa/books/0024.htm
佛家的经文~~恩~~金刚经、四十二章经 以我道家看来是比较有攻击性的!

四十二章经全文

2,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善大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孙悟空在高老庄降妖,妖怪逃回福陵山云栈洞的老巢,入洞取出九齿钉耙和悟空大战,但不是悟空的对手,问悟空为什么多管闲事,悟空自报家门自己在保护唐僧取经,妖怪忙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原来这妖怪原是上界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在云栈洞为妖,后被观音菩萨点化,取名猪悟能,要他在此等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唐僧大喜,给他取名猪八戒,收他做了二徒弟。师徒三人离开高老庄,路经浮屠山,经八戒指点遇到了一位乌巢禅师,乌巢禅师传给唐僧一部《多心经》,让他在危难之时念诵,可以护身。

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善大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3,如何理解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经文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比较浅显易懂,网上也比较容易找。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二、人法立题:我过去曾经介绍过,所有的佛经有七种立题的方式,《佛说四十二章经》在这七种当中,属于「人法立题」,什么叫做人法立题呢?「佛」,是人做的,属于「人」;「四十二章经」是佛法,称为「法」,所以这部经的题目,是...www.hhfg.org/fjyj/f62.html 2009-11-27-网页快照- 预览
用心理解
宣化上人的《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连载): http://www.myfo.org/sf_17423C0AA94849E78C557086B4EA9592_101_fangbian.html
阿弥陀佛 看藕益大师的注解吧
还是自己感悟为好

如何理解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经文

4,四十二章经是什么经

四十二章经,是佛经,经文很短,一共非四十二章节 各章内容大略如下︰ (1)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2)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足;(3)说十善恶业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4)说有过应悔,改过灭罪,后会得道;(5)说以慈心对恶人;(6)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7)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8)说博施福大;(9)说随喜人施亦得福报;(10)较量施福何者最大;(11)说天下有五难;(12)说垢去明存,犹如磨镜;(13)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14)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15)说学道见谛,如持炬火入于暗室,其冥即灭;(16)说应念道不应稍忽;(17)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18)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19)念四大无我;(20)华名危身,如香自烧。(21)财色如刀上蜜,贪之截舌;(22)妻子情欲,患甚于牢狱;(23)爱欲莫甚于色;(24)爱欲之于人,如逆风执炬有烧手患;(25)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26)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顺流入海;(27)意不可与色会合;(28)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29)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30)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31)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32)坚持精进,欲灭得道;(33)说学道调心,应如调琴弦缓急得中;(34)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如锻铁;(35)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36)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37)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38)说离佛虽远,念戒必得道;(39)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40)说为道须拔爱欲根,如摘悬珠,终有尽时;(41)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42)轻视富贵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
月经 !
四十二章经确有其书,是东汉传入中国的,是佛教理论合集。

5,佛经里真的有四十二章经吗

■ 是的。有四十二章经。http://www.lyinfo.ha.cn/ly/jingdian/bms/bms71.jpg(佛说四十二章经石碑)■ 其由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伊存授卢景佛经之后六十八年,开始有了汉译本的佛经出现,名为《四十二章经》,是中印度人竺法兰所译。他在永平初和另一高僧迦叶摩腾相偕来中国。迦叶摩腾自然也参加了这项翻译工作。经凡四十二章,故以之为名。乃连缀大小乘佛法而成,虽不精微,但确是佛经汉译的伊始。★(补充)[关於鹿鼎记](金庸小说鹿鼎记和周星驰拍的鹿鼎记...)鹿鼎记里的八本42章经,本来是给4色正旗,4色镶旗,后来因为权力斗争以及某些旗的失势,导致有数本外流...正白旗保有一本,皇后有2-4本,敖败有一本,皇帝似乎也有一本,吴三桂似乎也是一本,至於八本一起烧,会出现字,那是周星驰的电影乱说的,为了戏剧效果吧...实际上,因该要把每本书的封面撕开,会也夹层内藏有数张碎的【破羊皮布】,当把八本的碎羊皮布给拼凑出来(双儿拼的^^),会出现一幅地图,上面有标示宝藏地点,【而把那个地方的旗语翻译成中文叫做鹿鼎山】,所以才叫做【鹿鼎记】。=>史实上,并没有这个侨段,42章经只是单纯的经文,(金庸也是把玄机藏在夹层罢了)。参考资料:http://bookgb.bfnn.org/article/0024.htm(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以下为四十二章经的经序第一章 出家证果 第二章 断欲绝求第三章 割爱去贪 第四章 善恶并明第五章 转重令轻 第六章 忍恶无瞋第七章 恶还本身 第八章 尘唾自污第九章 返本会道 第十章 喜施获福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第十七章 明来暗榭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第三 十章 欲火远离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第三十六章 辗转获胜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第四 十章 行道在心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四十二章 达世如幻
是的,佛教经典里面确实有四十二章经的收录,而且四十二章经也是中国翻译过来的第一补佛经。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位尊者翻译的。全名叫做《佛说四十二章经》收录于大藏经。
恩,反正藏宝图是肯定没有地
有啊 可以练成决世武功啊

6,佛说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一卷,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  据《高僧传》卷一载,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解大小乘经。竺法兰,中天竺人,讽诵经典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人到西域求法,于是迎请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二人居于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同译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经典──《四十二章经》。  全经共计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只作简要说明,而重点在阐述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教义,并明示出家学道之要。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是佛教的入门书。  关于本经译出之缘由,有数种异说,不过历代经录都认为是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于我国译出。  本经序分记载世尊成道说法的前后事迹。正宗分,包括第一章至第四十一章。前三章是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脱生死为本。第四章至第八章是五乘善恶通义,说明世间、出世间善恶因果。第九章至第三十八章是大乘不共法,说明大乘不共行,并包括六度万行。如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为布施度,第十三、十四章为持戒度,第十五章为忍辱度,第十六章为禅定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六章为般若度,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六章为精进度。第三十九章至第四十一章总明教、理、行,说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  各章大意如下:  第一章:出家证果。出家有三:   一、辞亲,出世俗家。   二、悟道,出五蕴家。   三、证果,出三界家。 第二章:修出家行。沙门以断欲去爱,悟无为法为最。  第三章:割爱去贪。说明沙门行是去财(去世间资财)、色(出家)、名(乞求取足)、食(日中一食)、睡(树下一宿)五欲。  第四章:善恶并明。说明十善十恶的内容。  第五章:转重令轻。教人忏悔改过,罪自消灭。  第六章:忍恶无瞋。  第七章:恶还本身。佛以“不受礼”譬喻为恶者终当自受,诫人勿为恶。  第八章:尘唾自污。害贤招报,如唾天颺尘,反自污坌。  第九章:返本会道。世智辩聪,徒增我慢,道必难会;必须以坚定的信心体道,才能成就一切智。  第十章:喜施获福。以“一炬之火分千炬”,譬喻见人行施随喜的功德。  第十一章:施饭转胜。开示行施时,“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第十二章:举难劝修。列举人有二十难,说明修道的障碍。  第十三章:问道宿命。心净无欲,真智显露,旷劫之事,一念皆知。  第十四章:请问善大。行道守真为善,志与道合为大。  第十五章:请问力明。忍辱多力,必为人尊。忍辱心垢灭尽,是为最明。  第十六章:舍爱得道。以“水”譬喻人心的澄浊及见道的方法。  第十七章:明来暗谢。以“持炬入暗室”譬喻行者见道。  第十八章:念等本空。阐述第一义谛是言语道断,不为物拘。  第十九章:假真并观。觉悟天地、世界一切无常,明识灵觉之性,速能得道。  第二十章:推我本空。说明无我如幻。  第二十一章:名声丧本。以“烧香”譬喻有情迷真逐妄,终至丧身。  第二十二章:财色招苦。以“刀上舐蜜”譬喻不舍财色的祸害。  第二十三章:妻子甚狱。说明妻子的祸患远超于牢狱。  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色欲于诸欲中为害最烈,所以说其大无外。  第二十五章:欲火烧身。以“执炬逆风而行”说明爱欲的祸患。  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叙述佛退魔娆。  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以“木头寻流而行”譬喻行者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必定得道。  第二十八章:意马莫纵。告诫弟子,莫与色会。  第二十九章:正观敌色。正念观察众生: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  第三十章:欲火远离。以“披干草遇火”譬喻修道者须远离欲火。  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举“迦叶佛偈”说明修行人断心的重要。  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谓人若能离爱,则忧怖自除。  第三十三章:智明破魔。学道如同一人与万人作战,必须精进勇猛,才能得道。  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比喻学道如弹琴,必须缓急适中,才能得道。  第三十五章:垢净明存。以“锻铁去滓”譬喻修道人必须去除心垢,道行才能清净。  第三十六章:展转获胜。明示证得佛果,圆满菩提是十分难行。  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阐明持戒近佛,违戒远佛。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以问答阐明人命在呼吸之间。  第三十九章:教海无差。以“食蜜”譬喻信受佛陀的教法。  第四十章:行道在心。说明修行以心道为主。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以“牛负重行淤泥”比喻行道的人要直心念道,才能出离苦海。  第四十二章:达世知行。本章总结全经,说明佛陀以智慧观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四十二章经》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 ----------------- 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   各章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例如:第三章见《中阿含经》卷三《思经》、《伽兰经》、《伽弥尼经》,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十章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九《须达多经》及别译《须达经》、《长者施报经》,第十七章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见《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第二十六章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见《长阿含经》卷二以下《游行经》,第三十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见《杂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及《中阿含经》卷二十九《沙门二十亿经》,第三十九章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蜜丸喻经》等。但本经文字,比这些经简略,很像是其摘要。《历代三宝纪》卷四引《旧录》云:“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经十八章。”此说当有所本。
佛的语录
是佛的语录 共四十二章
是最早翻译的佛经。是佛的语录,共四十二章。所以叫四十二章经

7,佛说四十二章经 麻烦帮我翻译一下这段佛教经文 谢谢

有劫不临难不对,是“有势不临”佛说,人有二十种事很难办到。贫穷的时候做布施很难,富有尊贵时去学道很难,明知会死,却义无返顾地舍弃生命,这很难。能阅读到佛经很难,我们短暂的生命能遇到佛出世,这很难。对外界不贪恋,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很难。见到美好的事物不贪求,这很难。被侮辱不嗔恨,这很难。不倚仗自己的势力,不趋炎附势,这很难。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心不执著,这很难。学问圆满很难。灭除自己的骄慢心,这很难。自己有学问或技能,不轻视没有相关知识的人,很难。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与事,很难。善护口业,口不说别人的是非,很难。遇到真正的助你解脱的导师,很难。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修习解脱正道,这很难。能根据众生的根基而度脱众生,这很难。能保持内心的寂静,不被外物所动,这很难。怀着慈悲的心,用种种方便利益众生,这很难。比丘问佛:是什么因缘,可以知道宿世命运,可以得到究竟的解脱。佛说:清净内心,坚守志向,就可以达到解脱。比如磨镜,污垢尽去光明就会显现。断球自己的欲望,无所追求,就会了知宿命。比丘问佛:什么可称为善,什么最大?佛说:如法修行,守住本心是为善,志在解脱是为大。沙门问佛:什么力量大,什么最明觉?佛说:忍辱力量大,是因为不怀恶心的原因,并且安稳。忍辱的人没有恶意,必定会被人们尊敬,除尽内心的尘垢,清净无秽,就是最明。没有天地,被今天所缠缚。十方世界的一切,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无所不闻,具足一切智慧,就是明觉。佛说:人有很多过错,却不思悔改。稍微放纵自己的心,就会有罪过上身。就像水汇入大海,逐渐变得深广。如果人有过错,自己知道错了,改恶行善,罪业就会消灭。就像生病之后出了汗,就代表疾病渐渐好了。佛说:恶人闻善,就会来扰乱。你应该控制住自己,不要责罚他,那个作恶的人,自己的恶行就会惩罚他。佛说:有人听说我行正道,对众生行大仁慈,就诽谤佛,佛默然不回应。诽谤声就停止了。佛问道:你送礼物给人,那个人不接受,礼物不是不归你?有人回答说:是归我。佛说:现在有人骂我,我现在不接受,那个人独自遭受祸患。就是归自身了。就像声音的回声,影子随行身体,不可脱离。所以一定要谨慎,不要造恶。佛说:恶人害贤人。就像抬头向天吐痰,痰不会到天上去,必定还会掉向吐痰人自己;逆着风扬尘沙,尘沙不会到别的地方去,还会扑到自己身上。圣贤不可伤害,否则灾祸就会毁灭自己。再看看哪地方不明白?
这个就是个文言文啊,楼主主要是哪一句不明白呢?具体点吧。这大长篇的,只好逐句来啊。阿弥陀佛
推荐一本书给你:《佛理究竟 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那里有你需要的全部答案。
求人不如求己。别人所译佛经。未必能会佛意。以不会意之译。期不解经之疑。此之谓盲导盲。依文解经。三世佛冤。四十二章。佛冤几何。读经无他。心静通灵多日用功。开辟鸿蒙。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佛说:人有二十件事情很难。贫穷的人去布施别人难;有权势、有金钱的人学习至道难;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勇敢地面对死亡难;能够一睹佛经难;生来遇到佛出世难;忍受色、欲的诱惑难;见到好处不去追求难;被侮辱不生气难;碰到劫难而没有大祸临头难;碰到事情能够无心而过难;广泛地学习、博学地研究难;除灭自己的傲慢难;不轻视那些刚刚学习的人难;用心地去实施平等的观念难;不说他人的是非难;与善知识相逢难;见识本性、学习道法难;随缘度化遇到的人难;见到境界而不动于心难;善于很方便地解答别人难。——————————————————————————————————————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僧侣问佛:可以凭借什么因缘去得知自己的宿命,甚至成就最高的道法?佛说:让自己的心纯净下来,守住自己的志向,可以成就最高的道法。就像磨镜子一样,尘垢磨掉了,光明就出来了,断绝自己的欲望,不再驰心外求,应该就能得知自己以前、以后的命运。————————————————————————————————————————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僧侣问佛:什么最好,什么最大?佛说:行走在追求道法的路上,保持自己的本真最好;能够把自己的志向跟道结合起来,这样最大。僧侣问佛:什么最有力,什么最明晰?佛说:忍受侮辱的人最有力,因为不怀恶念,所以他健康安定。能忍受的人没有恶心,可以成为众人中的尊贵。心地上的污垢除灭后,干净得没有瑕疵,这是最明晰的。从还没有天地开始。直到今天为止,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没有看不到的、没有不知道、没听说的,得到所有的智慧,这就是明晰到极点了。————————————————————————————————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镇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佛说:人如果犯下种种过错,却没有自行悔悟,把那种犯错的心性熄灭掉,罪报就会找上他本人,就像河流会归大海一样,慢慢的罪报就越来越深广。如果人犯下过失,自己了解并知道这是过错,改掉恶习,修持善法,罪报就会消灭,就像病了出汗那样,慢慢的把损害的地方修复起来。佛说:有的恶人听说了好的行为,反而来干扰捣乱的,你应当克制自己,不用去反对和责备他。那个来行恶的,只会对他自己损害。佛说:有人听说我守道专一,施行广大的仁慈行为,反而来骂佛。佛默然不说话,骂声就停止了。佛问那人:你用礼物去送别人,别人不接受,这礼物是谁的呢?那人说:礼物又回来了啊。佛说:今天你这样来骂我,我没有接受,是你自己持受这样的祸患,重新回到你身上了。——(行恶这种事,)就像喊声的回响,像影子跟随着人那样,终究难以离开,所以要谨慎地不去做恶的事情。佛说:恶人去危害好人,就像仰头向天吐唾沫那样,唾沫是飞不到天上去的,还要落到自己身上来。逆着风向去撒播灰尘,灰尘不会到风的来向去,还要返回到自己身上。——贤者是不可去毁谤、攻击的,惹下的祸患一定要损害甚至毁灭自己啊。======================================================================================================================都是现场赶写出来的,希望没有错解这本第一部来到中国的佛经大意!顶礼无缘大慈本师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惟愿众生,和尘同觉!
文章TAG:佛说四十二章经四十二四十二章经十二佛说四十二章经

最近更新

  • 鸡血玉,鸡血玉是什么价一平方分米那么大的

    鸡血玉是什么价一平方分米那么大的2,哪个听说过鸡血玉石包括它的市场价3,什么是鸡血玉如何鉴别4,鸡血玉与鸡血石的区别有什么要补充的吗5,戴鸡血玉好吗6,如何赏析桂林鸡血玉7,如何挑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去美国签证被拒多次怎么办理,美国签证怎么才能被拒

    美国签证被拒怎么办?USA签证三次拒签怎么办?去美国旅游签证第二次被拒怎么办?美国签证被拒。我去美国签证被拒四次,我该怎么办?我能再签一次吗?申请去美国旅行两次签证连续五次被拒怎么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统战工作总结,有没有2014年供销社统战工作总结

    有没有2014年供销社统战工作总结2,乡镇年度统战工作总结3,乡村统战工作总结4,如何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工作5,怎么去拜访准客户6,怎样炒股7,如何炒股1,有没有2014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世界排名2023,2023年玛丽女王大学世界排名揭晓

    2023年玛丽女王大学世界排名揭晓1.玛丽女王大学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继续展示了玛丽女王大学的卓越表现。根据最新数据,玛丽女王大学在全球前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因转飞机办美国签证好办吗,老人办美国签证好办么

    美国人签证好办理查德?你现在要去美国吗-1好办?一般来说,美国不是很好办,发达国家有一定的拒签率。美国签证好办美国签证对资产要求较高,要求申请人参加面试,办理难度相对较大,美国签证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休斯顿天气,美国休斯顿遭遇恶劣天气,气温降至冰点

    休斯顿遭遇恶劣天气,气温降至冰点休斯顿,这座美国的第四大城市,素有“宇宙中心”之称,但在今年2月中旬,它的天气却异常恶劣。多日的恶劣天气导致许多城市设施瘫痪,引起了社会和经济上的影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硫酸铜颜色,硫酸铜固体的颜色

    硫酸铜固体的颜色2,硫酸铜是什么颜色3,硫酸铜晶体的颜色4,硫酸铜溶液是什么颜色5,硫酸铜是什么颜色的6,硫酸铜是什麽顔色的7,无水硫酸铜的颜色1,硫酸铜固体的颜色无水硫酸铜固体是 ......

    知识 日期:2023-08-25

  • 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任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是记叙文的六要素。3,记叙文要素是什么5个w, ......

    知识 日期:2023-08-25

留学规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