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公费留学是一种特殊的留学方式。在获得充分的资助和优秀的学术机会之后,很多人会不免犯迷糊:公费留学必须回国吗?留学回国政策是否有变?必须回国还是可以自由选择?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以期为有意愿前往国外留学或正在进行公费留学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2. 公费留学政策
公费留学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国内高端人才而实行的政策。在此政策下,政府出资资助考取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前往海外名校留学,期限一般为2-4年。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费留学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和国际化的特征。对于公费留学生而言,一般都需要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的内容执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回国服务期。
3. 留学回国政策
在公费留学生签订的协议中,留学回国服务期是其中的“关键词”。早期的公费留学协议规定:“前往海外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在期满后回国服务,服务期限以全日制录取的学习年限为准。”而目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奖学金协议书范本》中的条款要求接受公费留学资助的学生,必须于规定学习期限结束后提前1个月向拟毕业学校和留学管理部门提交回国申请,并按要求回国履行留学回国人员服务协议,服务期限为毕业后国内工作单位所在地卫生、教育、科技等行业领域工作满三年,回国服务期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4. 选择权
那么,公费留学生是否必须回国呢?回答是:是的,回国服务期是公费留学政策中的一项硬性规定。但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如政策性岗位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国家特殊贡献人才、优秀人才或者出国独立工作者、技术专家等,可以经过相关部门申请例外。
此外,回国服务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公费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经验,可以在回国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双重发展。比如,目前国内政府对于留学归国人员的扶持政策已越来越完善,可以通过创业、加入科研团队、主持重点项目等方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公费留学生不用过于担忧回国后会面临无法发挥价值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