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外国语学院怎么样?
河北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学校规模河北外国语学院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外国语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28个二级学院(国民教育学院15个,社会大学学院13个)。二、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8月,学校以“硕士为主、博士为旗、教授为专业带头人、院士为科研领军人物”为师资建设目标,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努力将河外打造成为汇聚世界精英之流的人才高地。学校聘请了7名外国院士,硕士以上教师689人,多年海外留学经历的硕博专业教师197人,外籍专家210人,还聘请了64名外籍专家担任国际合作专员。三、硬件设施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20万册,中外文期刊263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20余万种,并引入在中国知网,师生在校园里可通过校园有线或无线网络随时访问图书资源。班班都是多媒体教室、班班都是红外语音室。学校拥有数字化视听语音室20个、微机1300台,校园电视台能同时接收转播各语种的外文电视节目。每一个语种都建有学校在全国首创的语言情景教学实训室,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的专业教学实训室。 四、国际交流河北外国语学院已与世界82个国家的325所大学开展着校际间本、硕、博层次合作,合作院校遍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等国家,覆盖拉丁美洲的古巴、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智利、多米尼加、巴拿马等22个主要国家。五、学生成绩学校14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8.54%,就业率达100%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96.5%,对口就业率达到76.62%,5万余名毕业生遍布全国26个省126个城市。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的4316人,出国留学2015人,出国就业1197人,就业国家达103个,其中19名同学为中外元首担任过随行翻译。参考资料来源: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简介
针灸店哪里有重庆?
(一)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3506人,其中,外国长期留学生197人,硕士研究生503人,普教本科生11963人,另有一定数量的短期留学生、联合招收的博士生、硕士课程进修班学生和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普教本科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设有16个二级院(系)、已招生全日制普教本科专业18个、专业方向9个,共涵盖医学、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4 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2759人(含三所直管附属医院),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82人,高级职称人员585人(其中正高职称146人,副高职称439 人)。另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吴?教授为我院名誉院长,聘请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乌兹别克共和国自然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何知礼教授为我院院长顾问,聘请来自日本等国的4名外国医学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聘请有北京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 (四)校舍设备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共占地面积1626亩,尚有规划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48.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总额近2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总额5亿余元人民币。 学院现有各类图书100余万册,建有120座电子阅览室,可在网上检索7000余种科技期刊,查阅50万种电子图书;有覆盖全院的计算机校园网、教学科研用计算机1459台、56间多媒体教室、888座语音教室等网络电教设施;有先进的人体科学陈列馆1个;有15万余平方米教学楼、8万多平方米学生公寓、 11600平方米学生食堂、近1万平方米标准化体育馆、400 米标准运动场1个、训练场2个、标准篮球场30个、50 米标准游泳池1个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现有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三级乙等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和省级重点中等卫生学校各1所;有非直管附属医院7所,教学实习医院87所,教学病床20000余张。另外,“四川升和泸医制药有限公司”已成为药物生产、研发和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 (五)教学质量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九九八年以来,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中连续几年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近年普教本科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均呈现递增的良好态势,招生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就业率,培养的学生因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和适应能力强等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六)科学研究 经过55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与科研已成为我院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目前,学院有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等16个省级院级研究机构。1993年以来,我院共获准各级科研课题1002项,其中国家级7项、部省级62项、厅局级383项,获得国家部省级自然科学奖励43项,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奖励11项,转让成果7项,获国家专利19项,出版专著、教材11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263篇。1993年以来,科研课题总经费1377.21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学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市级项目40余项,7项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泸州医学院学报》。与美国、日本、德国等9个国家的教学、科研、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并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电生理实验室、四川省唯一的烧伤研究室和血管外科研究室。我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在四川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期继华西医大之后在四川第二个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4月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2005年4月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七)研究生教育 学院于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