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规划 > 问答 > 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7 13:46:51 编辑:去留学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酸雨」的形成,是因为雨水里硝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增加,科学家通常以ph五.六当作酸碱平衡值,当雨水的ph值小于这个数目,那么,这种雨水便被称为酸雨。科学家发现酸雨的构成物,主要是来自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这些污染物其实是从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为了解决酸雨带来的危害,科学家正在努力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法,如再土壤和湖泊里撒上石灰,利用碱性物质中和酸性物质;或是培养可以抗酸的农作物和植物。

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2,酸雨怎么形成的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⑴S→H2SO4 S+O2(点燃)→SO2   SO2+H2O→H2SO3(亚硫酸)   2H2SO3+O2→2H2SO4(硫酸)   (也可以被认为是SO2先被氧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点燃)=SO2,2SO2+2H2O+O2=2H2SO4   ⑵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a.NO→HNO3(硝酸)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聚合而成!! 都很多东西都有危害!!
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这些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在空气中氧化,形成酸
酸雨主要含有多种有机和无机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 SO2+[O]→SO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NO+[O]→NO2 2NO2+ H2O→HNO3+HNO2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酸雨怎么形成的

3,酸雨怎样形成的

酸雨形成原因   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硫酸主要是因为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其中最大的排放源是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还有家家户户的小煤炉。目前全世界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约1.6亿吨。硝酸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氮氧化物气体主要是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以及矿物燃料在高温燃烧时都会放出氮氧化物。氯化氢的人工源除了使用氯化氢的工厂以外,焚烧垃圾(塑料制品中有大量的氯)和矿物燃料燃烧时也都会释放这种气体。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即各占约50%左右),但是因为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这好比一个人吃饭,肚量再大,让他多吃一倍的饭,也是会把肚子撑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作者: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http://www.kepu.com.cn/gb/earth/weather/pollution/plt015.html
是含硫化石燃料,或是含碳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氧化物在大气中氧化,并与水蒸气结合产生酸,随雨水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酸雨怎样形成的

4,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我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一半,在南方约占三分之一。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5.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⑴S→H2SO4 S+O2(点燃)→SO2  SO2+H2O→H2SO3(亚硫酸)  2H2SO3+O2→2H2SO4(硫酸)  (也可以被认为是SO2先被氧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点燃)=SO2,2SO2+2H2O+O2=2H2SO4  ⑵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a.NO→HNO3(硝酸)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注:元素后的数字为脚标,化学式前的数为化学计量数。)
二氧化硫。
空中的酸碱物质与酸雨 现代工业、农业和交通排放更大量,种类更多的污染物(包括酸碱性物质),且与尘埃一起升到高空,通过扩散、迁移、转化而后重力沉降到地面,或经雨雪冲刷到达地面。酸性物质可破坏植被,酸化土壤,酸化水域,造成水生和陆地生态失衡,加速岩石风化和金属腐蚀。 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若干物质形成酸雨;其中有的物质是中性的,如风吹浪沫漂向空中的海盐,nacl,kcl 等;有的物质是酸性的,如sox 和nox 及酸性尘埃(火山灰)等;有的是碱性的,如 nh3及来自风扫沙漠和碱性土壤扬起的颗粒;有的本身并无酸碱性,但在酸碱物质的的迁移转化中可起催化作用,如co和臭氧;降水的ph值是它们在雨水冲刷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彼此中和的结果。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的排放规律完全不同:在较长时间内,如一个世纪以至几个世纪,前者的排放量大致不变;而后者,在某些经济正在腾飞地区几十年甚至十年内就有明显增加。

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 、 雪 、 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又分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扩展资料: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5、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6、生物防治:1993年在印度召开的"无害环境生物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预防、阻止和逆转环境恶化,增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保持环境完整性和生态平衡的措施。目前,科学家已发现能脱去黄铁矿中硫的微生物还有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杆菌等。日本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最近开发出的利用微生物胶硫的新技术,可除去70%的无机硫,还可减少60%的粉尘。这种技术原理简单,设备价廉,特别适合无力购买昂贵脱硫设备的发展中国家使用。生物技术脱硫符合“源头治理”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因而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酸雨
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由于大气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水正在变酸,如不加控制,酸雨区的面积将继续扩大,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美国测定的酸雨成分中,硫酸占60%,硝酸占32%,盐酸占 6%,其余是碳酸和少量有机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种酸。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的5000万吨,所以,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
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等气体的排放,在大气中会转化为2so2+o2=so3(尘埃做催化剂)so3+h2o=h2so4(硫酸) 2no+o2=2no2(常温常压下即可)3no2+h2o=2hno3(硝酸)+no酸雨就这样形成了,不过注意的是,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才能算酸雨,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反应co2+h2o=h2co3生成碳酸。酸雨是指ph值小于5.0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种酸。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的5000万吨,所以,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6,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社会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有:1)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2)处处节约用电(因为大部分的电厂是燃煤发电);3)支持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4)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而对消费者来说包装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5)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
酸雨和雨的成分相同,但就是多了许多废气、污染源和各种有毒气体
煤,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因此燃烧或冶炼时,往往会生成二氧化硫。在机动车内燃机中燃烧燃料产生高温条件,空气中的氮气往往也参与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随雨水降下,就可能形成酸雨正常雨水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楼上的啊有化学知识,二氧化碳酸性连纸都不能腐蚀,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水例如可乐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按你说你每天都在和酸雨!!!碳酸水易挥发,还没降下来,二氧化碳就和水分离了。
积雨云中的水滴和酸酐气体接触后形成酸,并以降水的方式落回地面。
“酸雨”一词始用于110年以前,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默默而至的危害”和“死亡之雨”。由于酸雨已成为“偷越国界的污染”,因此引起了国际间的严重争端。 “酸雨”的词义是雨(水)比正常情况下偏酸性,即被酸化了的雨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取雨(水)PH值小于5.6的来源是蒸馏水与大气中的CO2达到溶解平衡时的酸度。但是,现在“酸雨的标准。这个通俗、形象的用语,早已超过了它的词义。它应指的范围不单单是“雨”,而且包括雪、雾、露、雹、霰等各种形式的降水,因而从大气污染物沉降形式的角度又把“酸雨”称为“酸性降水”。由于沉降既包括“湿降,又包括“干降”,所以又称为“酸沉降”。再考虑到酸雨对整个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完整地表达“酸沉降”这个环境问题的概念,有人称为“环境酸化”。酸雨的形成是个由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十分复杂的过程,至今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没弄清楚。形成酸雨的物质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气溶胶等。这些污染特的迁移、转化的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聚积, 就使降水酸化。许多资料表明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酸雨的形成大体上有以下四个过程: (1) 水蒸汽冷凝在含有硫酸盐、硝酸盐等的凝结核上: (2) 形成云雾时.SO2、NOX 、CO2 等被水滴吸收: (3) 气溶胶颗粒物质和水滴在云雾形成过程中互相碰撞、 聚凝并与雨滴结合在一起; (4) 降水时空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被冲洗进雨 中。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什么是酸? 纯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水,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性,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苛性钠是碱,小苏打虽显碱性但属于盐类。科学家发现酸味大小与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而碱味与水溶液中羟基离子浓度有关;然后建立了一个指标: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值。于是,纯水(蒸馏水)的pH值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碱性越大,pH值越高。(PH值一般为0-14之间)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pH值为5.65。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检验水的酸碱度一般可以用几个工具: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精确率高,能检验PH值)\PH计(能测出更精确的PH值)。

7,酸雨形成的原因

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硫酸主要是因为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其中最大的排放源是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还有家家户户的小煤炉。目前全世界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约1.6亿吨。硝酸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氮氧化物气体主要是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以及矿物燃料在高温燃烧时都会放出氮氧化物。氯化氢的人工源除了使用氯化氢的工厂以外,焚烧垃圾(塑料制品中有大量的氯)和矿物燃料燃烧时也都会释放这种气体。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即各占约50%左右),但是因为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这好比一个人吃饭,肚量再大,让他多吃一倍的饭,也是会把肚子撑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还有少量灰尘。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天然排放源 1.海洋: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 2.生物: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 3.火山爆发:喷出可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4.森林火灾: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5.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一氧化氮,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二氧化氮n?+o?==放电==2no 2no+o?======2no? 氮氧化物即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之和,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映生成硝酸。 6.细菌分解: 既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土壤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氮气等气体。 人工排放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无论是煤,或石油,或天然气都是在地下埋藏多少亿年,由古代的动植物化石转化而来,故称做化石燃料。科学家粗略估计,1990年我国化石燃料约消耗近700百万吨;仅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2%,人均相比并不惊人;但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实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间,增加了30倍。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 煤中含有硫,燃烧过程中生成大量二氧化硫,此外煤燃烧过程中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为一氧化氮,继而转化为二氧化氮,造成酸雨。 工业过程,如金属冶炼: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铜、铅、锌便是如此,将铜、铅、锌硫化物矿石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逸出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部分回收为硫酸,部分进入大气。再如化工生产,特别是硫酸生产和硝酸生产可分别产生可观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由于二氧化氮带有淡棕的黄色,因此,工厂尾气所排出的带有二氧化氮的废气象一条“黄龙”,在空中飘荡,控制和消除“黄龙”被称做“灭黄龙工程”。再如石油炼制等,也能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它们集中在某些工业城市中,也比较容易得到控制。 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象天空中闪电,氮气变成二氧化氮。不同的车型,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有多有少,机械性能较差的或使用寿命已较长的发动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汽车停在十字路口,不息火等待通过时,要比正常行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近年来,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它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轻心。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此外,酸雨也可析出水源地的重金属,而危 害饮用水的安全近年来因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我们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如『酸雨』的形成、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大气中经复杂燃烧後所产生之二氧化硫或硝酸气悬胶或为云雨捕捉吸附。酸雨可使湖泊水域酸化,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机,使鱼虾不能生存。也可使土壤产生酸化作用,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森林的死亡。因为人类大量使用煤,形成硫酸与硝酸。 酸雨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毁灭性的伤害,最後再经降水雨冲过程而至地表;即是所谓「酸雨」、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之二氧化硫
文章TAG:酸雨形成形成的原因酸雨形成的原因

最近更新

留学规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