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留学低龄化:青春与梦想的博弈
2011留学低龄化:青春与梦想的博弈 许多年前,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有这样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出国留学的生涯,到底是地狱还是天堂呢?当今,留学低龄化势头愈演愈烈。在这青春与梦想博弈的背后,又折射了学生和家长的哪些心态呢?日前,惠州日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在第N次拒绝了同学聚会的邀请后,惠阳区的阿伟再次无奈地笑了笑。3天后,刚满18岁的他就将踏上前往英伦国度的飞机,开始在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这让他心里有几分期待,也有几分紧张。 正当阿伟的同学在聚会上彼此“炫耀”着刚刚拿到手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时
低龄学生赴海外留学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中国学生留学的痛点之一。迫于文化冲突和学业压力,每年都有中国留学生,特别是低龄留学生因为负面情绪而出现抑郁症、精神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在海外顺利完成学业。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秋季刚开学,13岁的函就被监护人带到我的办公室。她刚从北京来到一所私立寄宿学校读9年级,尽管学校安排了新老学生结对辅导,组织新生周末旅游等活动,开学一周内,函还是因为不和任何人讲话而被校方要求找心理咨询师,以排除心理障碍的可能。 2000年开始在国外做学校心理学医生,函是我服务过的第一位小留学生。从那年起,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开始出现在我工作的公立初中和高中及周围的私立寄宿学校里。 注重抗挫折力、减压
低龄留学海外会遇到哪些挑战
在中国,孩子出国留 学往往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尤其是时下流行的出国读高中,因为孩子年龄尚小,需要担心的事情更多。然而,低龄留学不能盲目跟风,也不应着意攀比,作为决策主体的家长,只有全面、深入地做好“功课”,了解孩子出国后可能面对的挑战,帮助孩子积极准备,才能使留 学生活更理性,更成功。 挑战一 选课是门学问,孩子容易眼花缭乱 出国读高中,与在国内读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选课制和学分制。“在国内,孩子基本都是按课表上课,学校都安排好了;但到了国外,孩子等于走进了自助餐厅,需要自主选择读什么课程,自己把握修学分的进度。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中国孩子,很容易犯糊涂。”
留美学生6年留学经历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早在中学就远赴重洋学习,我为大家整理了留美学生6年留学经历,欢迎阅读! 作者自述了自己在美国高中和大学的6年留学经历,也讲述了一些令人感觉悲哀的现象:越来越富有的中国小留学生,在大洋彼岸的学校里上演攀比、拉帮结派、同伴欺凌的“闹剧”……远离父母,留学更像是一种成长,对自我独立生活、学习的考研。 一、简单介绍 我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父母都在大学毕业后去到哈佛求学。得益于此,我也在幼年体验到了美国的生活,并对新英格兰这片土地埋下了深厚的感情。 父母的文化水平和人文修养促成了我对文史的浓厚兴趣,还有承自律师父母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可是进入初中(国内公立学校)以后,注意力集中能
十五岁出国的我,作为小留学生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留学低龄化盛行的当下,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都把出国留学作为一个考虑方案。以留学服务为主业的机构都很火爆,像英语培训和留学咨询等机构。那么作为小留学生当事人的我,都经历了些什么,又从中改变了些什么? 首先,为什么会考虑小小年纪离开父母留学呢? 当时,我的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考到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以高考状元闻名于我们省,可以想象到学习竞争有多么的激烈。为了避免高考万人过独木桥的竞争,保留我对学习的热情,我妈妈开始考虑送我出国留学。还有一点,考上国外当地知名大学的难度,比考清华北大的难度小多了,世界排名也挺靠前,至少比985学校们强。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