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出国留学低龄化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当前我国国内提供的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一些家长并不认同,这也是当前人名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一些经济相对宽裕家庭的教育选择。 在很多家长们看来,将孩子送到国外的中小学有诸多的益处:首先是从小就给孩子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其次,我国基础教育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在美国等国家,中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创新、实践、开拓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在美国等国家进入知名院校学习的机会,相对中国激烈的高考竞争,要容易获得一些。 专家发表了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的不同看法。 任仕君认为,留学低龄化衍生出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上的差异,小留学生刚出去的时候“适应困难”。一些在家里被父母疼爱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监管之后,进入了“失控”的状态。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学习数年回国参加工作,又面临着重新融入的尴尬。 对此,任仕君建议,不能盲目地将孩子送出去。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如果孩子有兴趣并且有志于将来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行业进行个人发展,那么尽早地出国留学就非常有必要,相反则不一定着急在很小的年龄就将孩子送出去。 海南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钟海文认为,相对于国内教育,国外教育的课外活动时间较多,这就需要孩子个人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因此,培养个人生活的独立性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小留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海外留学之后获得的学历在当前国内就业市场上,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
家长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是跟风吗
最近,热播剧《小别离》受到追捧,直击“留学低龄化”这个教育话题。剧中的家庭让没满18岁的孩子早早出国,现实中,出国留学也正呈现低龄化趋势。父母看不见孩子无比思念,孩子早早离开父母怀抱面临未知,这样的“低龄留学热”究竟戳痛了谁?《小别离》剧中三个不同家庭代表了三种不同阶层:富人阶层、中产阶层和工薪阶层。不能说三个案例就囊括了中国家庭的不同类型,但至少折射出现实中不少父母和孩子的想法。“只有出国的孩子才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别离,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父母朋友都不在身旁的孤独感没有人可以体会得到。”自己也明白要独立,但好像一直没准备好。家长让孩子提前出国留学的理由还有很多,可以为孩子升入国外名校打下基础,可以回避国内升学压力,早送出去早适应,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跟风攀比的情况。然而在“乡愁”面前,小留学生对这些理由似乎不太领情。专家:留学低龄化弊大于利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教育出国留学能为孩子带来什么?父母的考虑是不是都有道理?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认为,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家庭热衷于把很小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跟风,再加上对中国教育的误解,觉得国外的就一定是好的。其实年龄小的孩子在心智上都不是特别成熟,独自在国外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而且这时候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也正处于高速发育的阶段,需要家长的疏通和引导,如果父母此时缺席,很难说明白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害处。“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知识储备上都比较有优势,在国外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情况,对自己的人生也能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明确自己留学究竟想学到什么。所以我建议家庭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送孩子出国,毕竟孩子在国外的发展不一定比在国内好。”在谈到出国留学的优势时,王纬虹提到,“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自制力,在国外能够学到很多国内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开拓视野,接触到一些最新的思想,而且还能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