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诗派,百度百科解释韩萌诗派是中晚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强调写实,至今仍流行。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在诗歌上强调惩恶扬善,弥补时政的功能,在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他走了一条与韩萌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阿清诗人赵翼说:“汉、孟、元、白是中国最重要的唐诗。韩、警孟,商人们不敢说话;元,白尚潭易,人言其心。
他们强调诗歌的讽刺功能,都擅长新乐府、七言律诗、长句等诗体,注重诗歌语言的质朴化、通俗化,通过诗歌演唱促进格律技巧的熟练化。简单理解,诗派是指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他们在同一年被授予相同的官职。他们的诗歌内容往往以新乐府为蓝本,诗歌依然时尚、庸俗、平淡。小时候听过一个关于白居易的轶事:白居易写诗。为了让大多数人了解和理解他们,他每写完一首新诗,总会找一个老婆婆念给他们听。
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人们经常称他们为“白元”。他们创造了一种长行次韵的唱法,在当时广为流传,被称为“元和体”。白元诗歌流派强调现实主义和流行,也使用寓言诗和答案。白居易和元稹开创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772-846):乐天,象山居士,醉隐先生。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朴实通俗,被誉为“诗人魔术”、“诗人之王”。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香山。流传至今的有白的《长庆集》,代表作有《长恨歌》、《炭人》、《琵琶行》等。元稹(779-831)是唐朝的一位大臣和作家。字微,别字卫明,河南洛阳(今河南)人。贞元九年(793年),元稹清经,留他拾遗。入河幕府,升任校秘书,迁监御史。
是这个吗?白元的合唱|“长庆体”之名始于宋代,因有白居易、元稹文集之名。是唐代白居易、元稹诗歌的统称,所指范围更广。清代以后,其内涵和所指逐渐确定,成为以《长恨歌》、《琵琶曲》、《莲长宫词》为代表的叙事风格多变、语言多变、声韵均匀的七言长歌的专用名词。长庆四年十二月,元稹将白居易的诗编成五十卷,定名为《白长庆集》。元稹自己的选集,
《长庆》虽然只有四年,在袁、白创作中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但作者本人认同《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为《白氏长庆集》和《元氏县长庆集》共75卷。宋人目录流传至今,如晁的《读录》、陈的《解支斋录》等。又称《白长庆集》和《元氏长庆集》。可见,在宋代,元稹、白居易的诗文,都是以长庆集的名义来颂扬的。
开元、元和、元佑。主要诗人有魏、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和白居易。与盛唐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有以下特点:1)诗歌作家和作品数量远高于盛唐;2)追求新的变化。诗歌创作在盛唐达到顶峰,极难持续。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成新”(“我的思想还没有加到六韵里,我就送回去”。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对新变有不同的追求,导致诗歌创作的多样化,其表现是创作个性更加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加多样。个人理解:诗歌的风格、内容、情感(比如李白的浪漫到杜甫的现实的变化)官方回答是中唐(766835):中唐诗歌只是盛唐的延续,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