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提起爱迪生、陈景润等成绩突出的人,你能听到一波又一波的感叹,说他们根本不是天才。甚至有同学直言:如果我是天才,那该多好!其实这种感叹是不必要的。爱迪生和陈景润也不是“天才”或“超人”。他们的成功完全来自他们的毅力和努力。爱迪生的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一生中有1000多项发明。
从一个报童到举世闻名的“发明之王”,他没有依靠任何名师的指点,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发明之旅自然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他最初的实验室在卖报纸的火车吸烟车厢里,实验仪器只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瓶瓶罐罐;他的一只耳朵被列车员弄聋了,因为白磷在车厢里掉下来烧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验,奇迹般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发明项目。
因为好的学历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平台,所以同样的努力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学历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当今社会,很多高薪工作都是需要门槛的。因为你能拿到好的学位,就说明你有好的文凭,有好的学习能力,你就能成功。
2001年10月11日,《新民晚报》报道了经过5年奋斗攒下上亿资产的知名民营企业家余因负债累累,不辞而别离开美国。曾经人头攒动的上海赵霖实业公司,如今人去楼空,账户被封,资产被抵押。说起上海,我还会想起曾经创造了“把自己的蔬菜店变成年销售额40亿美元的跨国零售集团”神话的传奇日本八佰伴。由于其快速扩张,陷入了“过度扩张、定位不准”的陷阱,不得不在1997年9月18日宣布破产。
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宇的企业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相继倒闭,拖欠银行贷款不计其数,集团本身也在负债800亿美元后于1999年8月宣布破产。该集团老板金玉中因涉嫌欺诈被韩国政府通缉。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人说“成功是失败之母”。其实失败和成功并不是一种“母子”关系。
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你一直坚持一件事,你才能成功。所以,一心一意才是成功之道阶梯。因为只有确定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才能成功。如果你不专一,如果你不断改变目标,你的思想往往会很混乱,很难成功。
失败导致成功阶梯“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意思是失败就像成功之母,成功是在失败的经历中酝酿出来的。没错,但我觉得另一句格言更能定义失败和成功的关系:失败导致成功阶梯。这句话形象地把失败比作阶梯。突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很多人都渴望成功,他们似乎进入了通向成功的无形建筑。正如傅企克所说,“成功的大门往往是不加锁的。
他们奋力向上,一路上失败始终在脚下。有的人被路上的“小芝麻”迷惑,丢了“大西瓜”。一些人被一路上一次次的危机和失败吓坏了,失去了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缺乏自信是失败的最大原因”。当信心化作阳光,失败者冰冷的心被阳光温暖,温暖的心引发一股不怕失败的力量,失败者继续踩着失败阶梯走向成功。
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叫玲玲,她被家里的一场大火严重烧伤,被送到了医院。他的脸被烧得面目全非。看着她美丽的脸,玲玲非常痛苦,她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每天把自己埋在被子里,不想见任何人。玲玲的医生对她说:“你不妨看看窗外。说不定会有人给你一个微笑!”玲玲半信半疑,把头伸出窗外。对面是一所中学。此时正是放学时间,很多学生涌出。
当那个中学生看到玲玲时,他突然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以后,任何经过窗前的人都会对她微笑,后来她重拾信心,乐观面对生活,努力配合医生的整容,又回到了原来的自己。康复后,她回到了学校,因为她的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上了一所好大学。玲玲面对挫折的乐观精神值得学习,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