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桥 安济桥拼音的读音:为赵州桥的侧面,二三十字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朝大业,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渭河河畔,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距今约有1400年历史,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崭新局面。
因为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时容易被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赵州桥赵州桥简介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赵县。它是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型石拱桥。它建于隋朝(581-601年)皇帝统治时期,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四宝之一。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大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度37.38米。桥两端的石拱上有两个券孔。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拱高7.23米。
1、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的一座跨河单跨敞肩巨型石拱桥。它由隋代工匠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单跨拱门。2.赵州桥始建于隋黄凯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3.赵州桥主拱由28个拱架并排铺设而成,长64.4米,净跨37.02米,桥身位于天然地基上。
全桥配有1个大拱和4个小拱;大拱弧形桥洞如弓,由28个拱组成,每个窄拱的石头之间加钉,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拱能独立支撑上部重量,防止一个拱受损影响其他拱;大拱两侧有两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减轻桥梁重量,泄洪,提升外观;桥面槛望柱,雕有细致的龙兽;路面平缓,按照“中间驱马,两边行人”的理念设计。
2、赵州桥,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赵州桥的特点是拱脚低、基础浅、桥台短,充分利用了基底的承载力,避免了明显的沉降。在赵州桥,采用弧矢跨度更小的圆形石拱代替习惯上的半圆拱,拱高7.23米,净距37.35米,矢跨比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使得桥高更低,道路平坦,易于通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37.4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而是像弓一样,所以大拱上面的路面没有陡坡,方便车马上下。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既节省了石头,减轻了桥梁的重量,又增加了桥洞的水流,减少了河水暴涨时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同时,在拱上加一个拱,使桥更加美观。大拱由28个拱圈组成,就像那么多形状相同的拱龙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个拱圈都可以独立支撑其上的重量。如果一个拱圈坏了,其他拱圈不会受影响。全桥结构对称,与周围景色十分协调;桥上的石柱和石板也雕刻精美。
3、赵州桥课文原文赵州桥是一座横跨渭河的石拱桥,始建于隋开帝十四年至隋大业二年(594-606),由隋代工匠李春建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赵州桥的原文。希望有帮助!赵州桥:在河北赵县的渭河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名叫安济桥,又名赵州桥。它是由隋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赵州桥非常壮观。桥长50多米,宽9米,中间是马,两边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