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名校 > 知识 > 测量物质的密度,请问怎么测量物质的密度 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请问怎么测量物质的密度 方法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5 16:19:08 编辑:去留学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怎么测量物质的密度 方法

物质的密度;在地球上,等于该物体的重量。

请问怎么测量物质的密度 方法

2,如何测量物体密度简要写出步骤

如果不限器材,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有腐蚀性的物质或粉末考虑用烧杯或滤纸)2用刻度尺测量算出体积(不规则物体用排水法,溶于水就用排沙法)3利用M/V计算密度。

如何测量物体密度简要写出步骤

3,测量物体密度有哪些方法

一、固体 需要的器材:待测固体、量筒、天平和砝码、水、细线。1、 先用天平测量出待测固体的质量,读取数值,记录为M;2、 在量筒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读取示数 ,记录为V1;3、 用细线系住待测固体,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者坠物法),读取示数,记录为V2;4、使用公式计算固体密度ρ,公式为ρ=M/(V2-V1).二、液体需要器材:待测液体、量筒、天平和砝码、烧杯。1、 在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读取数值,记为M1;2、 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取量筒上的示数 ,记为V;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读取数值,记为M2;4、使用公式计算液体密度ρ,公式为ρ=(M1-M2)/V。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测量物体密度有哪些方法

4,怎样测量物体的密度

方法一: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测出物体的体积,如果物体是规则的几何体,直接用测量工具测出体积,再带入公式计算。 方法二:用天平测出物体的体积。如果物体不是规则的几何体,将一准备好的烧杯内装满水,将物体放如水中,用量筒测流出的水的体积,再带入物体的密度计算公式,得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三:用天平测出物体的体积,然后将一准备好的烧杯中装上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的液面的高度,将这个物体投入水中,用刻度迟测的液面的新刻度,并计算刻度茶,再用刻度尺测的烧杯的底面直径或者半径,计算出底面的面积,用底面积乘以高得出物体的体积,再带入公式,得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然后间接计算出它的质量,如果是规则的几何体,直接测量出体积,带入密度计算公式,得出密度。 方法五: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然后间接计算出它的质量,如果物体不是规则的几何体,将一准备好的烧杯内装满水,将物体放如水中,用量筒测流出的水的体积,再带入物体的密度计算公式,得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然后间接计算出它的质量,然后将一准备好的烧杯中装上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的液面的高度,将这个物体投入水中,用刻度迟测的液面的新刻度,并计算刻度茶,再用刻度尺测的烧杯的底面直径或者半径,计算出底面的面积,用底面积乘以高得出物体的体积,再带入公式,得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七:对于液体的密度,可以根据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用浮力的计算公式来间接得到液体的密度
p=m÷v 第一步,测量该木块的质量: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当木块稳定后取出,可得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则m(排开的水)=p(水的密度)x v(排开的水)。而m(木)=m(排开的水);第二步,测量该木块的体积: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用大头针把木块全部按入水中,稳定后将木块取出,可得v(木)=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第三步,计算该木块的密度:p(木块密度)=m(木)/v(木)。
V排=V石ρ=m/v
1、测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空量筒里,将量筒放入水中,并使其飘浮在水面上,记下量筒竖直时水面处量筒的刻度,取出石块,在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水,使量筒飘浮在水面上观察水面的位置,如果与石块在量筒中的位置不同则增减量筒中的水量,直到相同为止,此时量筒中的水的质量等于石块的质量。2、测石块的体积:在量筒里装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面的刻度,把石块放入量筒浸没于水中,再记下水面的刻度,前后两个刻度值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3、计算: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楼上的看清题目,只有量筒和足够的水没有小杯子.应该这样测:先将空量筒置与水中,看看量筒此时的刻度位置,在将石块放于量筒中,在记下此时刻度2,然后倒处石块,往量筒中加水至刻度2,利用量筒计算出加入水的体积,计算出加入水的质量,也就是石块的质量,然后在量筒中加入一定的水,再加入石头,测出加入石头前后的水的体积差,就是石头的体积,最后用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算出石块的密度。

5,测量密度的方法N种的回答 速度了

一、 天平量筒法方法:直接用天平测质量m,量筒测体积v。注意点:1、固体(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质量在体积前测量,避免沾水后质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气泡,避免体积偏大。(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1)按入法:用细铁丝和大头针将物体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测体积。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将助沉物全部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V1;然后将待测物体和助沉物一起浸没,测出总体积V2,求出待测物体体积V=V2-V1。2、液体方法: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质量m= m1- m2;同时从量筒读出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m2)/v。此时质量和体积相应,误差较小。  若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也可。但由于烧杯沾有液体,体积偏小,密度偏大。若先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然后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又质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1、漂浮的质地均匀的规则柱体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设底面积为S,根据漂浮条件和所测数据,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将其放入另一种待测液体中使其漂浮,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3,根据漂浮条件,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ρL1/(L1-L3)。注:也可直接测出水下部分的长度。2、不规则物体在量筒中放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物体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记下总体积V2;再将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3;则可计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浮(如橡皮泥可捏成空心碗状)。若用柱形容器代替量筒,则可按上述步骤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设容器底面积为S,如上可推导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三、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水中下沉物体的密度步聚:1、用弹簧测力计测中空气中物体的重力G,2、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计算密度为:ρ=Gρ水/(G-F)四、替代法1、固体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方法2: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用线吊着物体浸没水中(不碰容器底),称出总质量m2,则两者之差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v= (m2-m1)/ ρ水,求出物体的密度ρ=mρ水/( m2-m1)。2、液体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或作好标记),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将水倒干,装入同样多的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2:计算密度ρ=( m2-m) ρ水/( m1-m)。五、U型管法(压强平衡法) 1、U型管法:适用于与水不相容的液体在U型管法中注入一定量的注水,再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分别测出液体交界面到达水面和液体面的深度h1、h2,根据两液体对交界面的压强相等,由p 1=p2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ρ水h1/ h2。

6,初中物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有那8种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开发学生思维,本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 液体的密度: 1、 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 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如图) 计算表达: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 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7,测量密度的方法

密度的测量 (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 测固体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三点调节,法码、游码使用法则),m、v测量次序,量筒的选择。 (2)仅有天平测固体(溢水法) m溢水=m1-m2、v溢水=(m1-m2)/ρ水、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ρ水m物/(m1-m2) 测液体的密度(等体积法) m液体=m2-m1(m2-m1)、m水=m3-m1、v液=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 (3)仅有量筒 量筒只能测体积。而密度的问题是ρ=m/v,无法直接解决m的问题,间接解决的方法是漂浮法。 v排=v2-v3、v排=v3-v1、g=f浮、ρ物gv物=ρ液gv排 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v2-v1)/(v3-v1); 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v3-v1)/(v2-v1); 条件是:漂浮。 (4)仅有弹簧秤 m物=g/g、f浮=g-f、ρ液gv物=g-f; 若ρ液已知,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g/(g-f); 若ρ物已知,可测液体密度、ρ液=ρ物(g-f)/g; 条件:浸没,即ρ物〉ρ液。 密度测量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杆法、连通器法、压强法等。
一、 天平量筒法 方法:直接用天平测质量m,量筒测体积v。 注意点:1、固体 (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 质量在体积前测量,避免沾水后质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气泡,避免体积偏大。 (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1)按入法:用细铁丝和大头针将物体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测体积。 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将助沉物全部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V1;然后将待测物体和助沉物一起浸没,测出总体积V2,求出待测物体体积V=V2-V1。 2、液体 方法: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质量m= m1- m2;同时从量筒读出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m2)/v。此时质量和体积相应,误差较小。   若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也可。但由于烧杯沾有液体,体积偏小,密度偏大。若先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然后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又质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 1、漂浮的质地均匀的规则柱体 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设底面积为S,根据漂浮条件和所测数据,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将其放入另一种待测液体中使其漂浮,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3,根据漂浮条件,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ρL1/(L1-L3)。 注:也可直接测出水下部分的长度。 2、不规则物体 在量筒中放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物体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记下总体积V2;再将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3;则可计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 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浮(如橡皮泥可捏成空心碗状)。若用柱形容器代替量筒,则可按上述步骤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设容器底面积为S,如上可推导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 三、称重法 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水中下沉物体的密度 步聚:1、用弹簧测力计测中空气中物体的重力G, 2、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计算密度为:ρ=Gρ水/(G-F) 四、替代法 1、固体 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2: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用线吊着物体浸没水中(不碰容器底),称出总质量m2,则两者之差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v= (m2-m1)/ ρ水,求出物体的密度ρ=mρ水/( m2-m1)。 2、液体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或作好标记),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将水倒干,装入同样多的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2:计算密度ρ=( m2-m) ρ水/( m1-m)。 五、U型管法(压强平衡法)  1、U型管法:适用于与水不相容的液体 在U型管法中注入一定量的注水,再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分别测出液体交界面到达水面和液体面的深度h1、h2,根据两液体对交界面的压强相等,由p 1=p2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ρ水h1/ h2。
一、请你讲清用什么工具(不同工具测量方法不同) 二、请讲清想测量液体还是固体的(如果是固体,浮于水还是下沉的) 一般测量固体(实心)方法: 1、天平测量质量 2、有量筒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3、计算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如果测量的固体是空心,则要先取样) 一般测量液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密度计。当然还有悬浮法、替换法法等,这要看你能够给出什么测量仪器了。
是测一个物体的密度吗
文章TAG:测量物质密度请问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

最近更新

海外名校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