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特茅斯会议开了多久,达特茅斯会议历时多长时间?
1. 会议背景
达特茅斯会议,也称为“新纪元”,是美国现代计算机科学史上的一件里程碑事件。它的背景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计算机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尚不明确。

1955年,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克劳德·香农等顶级科学家相聚在马萨诸塞州的达特茅斯学院,进行为期六周的研讨。他们的目的是形成一种共识,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联系起来,为计算机科学奠定基础。
2. 会议内容
达特茅斯会议的会议内容异常丰富,一方面是为了将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是为了展望未来的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会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人工智能:与会者讨论了如何将人类智能模拟到计算机中,开发出类似于人类思维模式的计算模型。
2)语言学:与会者研究了计算机如何理解人类语言的语法与意义。
3)心理学:与会者探讨了计算机如何模拟人类的学习与记忆,以及如何进行推理与推断。
3. 会议成果
达特茅斯会议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会议产生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成果:
1)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框架,奠定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
2)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模式,为多学科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3)提出了计算机科学独立发展的前景,确定了计算机科学研究方向。
4. 历时长短
达特茅斯会议历时六周,从1956年7月2日开始,持续至8月17日。虽然时间较长,但是会议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影响深远。达特茅斯会议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向指明了未来的道路,也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