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名校 > 知识 > 不禽二毛,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什么意思

不禽二毛,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04 07:26:22 编辑:去留学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什么意思

君子在战争中不再伤害已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半白的人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什么意思

2,楚人既济犹不禽二毛打一宋代人物姓加号

陆放翁
陆放翁!

楚人既济犹不禽二毛打一宋代人物姓加号

3,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君子在战场上不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胡子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4,的通假字并解释 既成而后击之 同 君子

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禽同擒,战斗,俘虏
禽通“擒” 指抓 即不抓老人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强通“僵” 僵硬 说通“悦”喜悦见通现,出现 知通“智” 智慧女通“汝”你 乌通“无” 没有裁通“才”仅仅 不通“否”不在

5,文言文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重(chóng从)重复、再次。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
子禽②问曰:“多言与少言,何益?”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③,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④也。”【字词注释】①选自《墨子》。②子禽(q0n):人名,墨子的学生。③擗(p!):通“敝”。④时:切合时机【诗文翻译】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何:什么、有什么。益:好处 恒:持久、不停 蔽:疲劳 非:不是 言:说话 寡:少 惟:重要、关键 其:在、正在 时:切合时机寡:少,和多相对。唯:表示转折,只是。其:语气助词。时:时机。子禽问墨子:交谈时滔滔不绝或者沉默寡言,哪一种更好呢?墨子答道:“要判断有益无益,不能看言语的多少,而在于说的话是否把握了时机。”

6,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意思

一个仁德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打头发斑白的老年人。 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 故事: 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宋军先到而成列,当时楚军正在渡河,襄公的弟弟说:楚军人多,我们人少,乘他们过河的时候我们出击吧。襄公说:不可以。待楚军过完河,其弟又说:现在可以攻击了吧?襄公说:人家还没排好阵势呢,急什么!直到楚军布好了阵,宋襄公才号令宋军开始攻击。结果宋军大败,襄公的大腿受伤。宋国朝野都埋怨他,襄公却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仁德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打头发斑白的老年人。前人打仗都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即便我的宋国灭亡,也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出自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2)。司马曰(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4),宋师败绩。公伤股(5),门官歼焉(6)。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7),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9),不鼓不成列(10)。”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1),隘而不列(12),天赞我也(13)。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14),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15)!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16)。三军以利用也(17),金鼓以声气也(18)。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9)。” ——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父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末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陈必祥) 【注 释】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 (2)既:尽。济:渡过。 (3)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4)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5)股:大腿。 (6)门官:国君的卫士。 (7)重(chóng从)再次。 (8)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9)寡人: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0)鼓:击鼓(进军)。 (11)勍(qíng情)敌:强敌。勍:强而有力。 (12)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13)赞:助。 (14)胡耈(gǒu苟):很老的人。 (15)何有于二毛:即“于二毛有何(爱)。” (16)服:向敌人屈服。 (17)三军崐: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18)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19)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7,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原文:《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有一段记宋楚泓之战的文字(今选本皆作《子鱼论战》,摘录如下: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耆,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注释: 勍敌:强敌。宋公:宋襄公。名兹父。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省西。既:尽。及:趁着。济:渡过。既济:已经渡河。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股:大腿。门官:国军的卫士。重(chong):重复,再次。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鼓:击鼓(进军)。赞:帮助。胡耇:很老的人。服:向敌人屈服。用:施用,这里指作战。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鼓:击鼓进军。儳(cha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回到顶部原文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耈,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及未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回到顶部译文 宋襄公的军队与楚军在泓水展开了战斗。宋军已经排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司马子鱼说:"敌众我寡,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宋襄公说:"不可以。"等到楚军渡过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趁机进攻。宋襄公说:"不行。"等到楚军完全摆好阵势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军惨败。 回到顶部注释 1.泓:泓水。 2.既济:过河完毕。 3.子鱼: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4.陈:同“阵”,摆好阵势。 5.重:重复,再次。 6.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7.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8.勍(qing2)敌:强敌。 9.胡耇(gou3):很老的人。 10.儳(chan2):杂乱不整齐,这里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文章TAG:二毛君子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最近更新

海外名校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