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以跨学科综合实践为特点,通过实践探究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本文将介绍一种STEM课程的教学案例,通过学生探究自然问题与科学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2. 活动设计
本次STEM课程的教学主题为“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变化”,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来认识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活动设计如下:
1.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规律,了解热、光、声等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2. 学生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和结论,与其他小组分享;
3. 学生根据研究成果,将自己的实验报告或者短片展示在班级中,交流分享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
4.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
3. 效果评价
通过本次STEM教学实践,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得到了对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更深入理解,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和研究交流,学生除了掌握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变化规律之外,也获得了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等相关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探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疑问,思考探究更加深入。评价学生的成果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如研究和实验的深度、意见交流和沟通、展示以及解决问题或者提出疑问的能力等等。
4. 总结
STEM教学方法的实践,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然界的规律性和规律变化,并了解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次教学案例实践,从学生探究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培养更多优秀的STEM人才,助力于未来世界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