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穆臣刚家训简介
穆臣刚先生是哈佛大学处于上升期的1940年代至1960年代之间的重要人物,他曾经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和咨询公司Dean Witter的合伙人之一。穆臣刚先生倡导的家庭教育理念、文化传承,对哈佛大学及其周边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穆臣刚先生曾经发布过一份名为“家纲”的家训,其旨在强调家庭关系、个人品德、心态状态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份家训对于今日的家庭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关于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穆臣刚先生强调,“一个家庭不是四堵墙和一堆家具所组成的,而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在穆臣刚先生看来,家庭关系是家庭的基石,而家庭的基石就有赖于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理解、信任等方面的耕耘。若要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则需要各自发掘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会相互尊重与包容。从这个角度看,家庭关系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对关系问题的指南。
3. 品德与礼仪的重要性
穆臣刚先生认为,“品德即领袖之素,礼仪即领袖之仪”,这也是他非常关注个人品德和礼仪修养的主要原因。在家训中,穆臣刚先生强调,人的成功不只是指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更包括内在的品德和道德准则。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养成正确的品德观,从而改变其行为模式。 另一方面,穆臣刚先生认为家庭关系是集体的,行为也有着相应的约束。因此,穆臣刚先生提倡礼仪修养,从小事做起,让每一个家庭成员从餐桌礼仪、座椅礼仪、文明交往等方面,做到有度有节。从而营造出一种亲和、敬重和扶持的氛围。
4. 心态状态的重要性
穆臣刚先生提出,“我成功的两大要素是坦诚和信任,我为人处事时,力求坦诚,而且真诚对待人,因为我认为只要与人坦诚相对,信任就能建立起来。”从穆先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心态的重要性。良好的心态即积极、向上、敢于面对挑战,不抱怨也不抗拒, 坚持不懈地探索及学习新知识。穆臣刚先生还着重强调了家庭成员在面对“失败”时的态度,认为既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也不要轻言放弃,要团结奋斗,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