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和10000多种方剂,全面概括了十六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薛,被称为“-2医药-”。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东方-1巨典”李时珍曾经参考医药和800多种学术书籍,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考察,编著了一本《本草纲目》。
为了撰写《本草纲目》,李时珍不仅注重积累治病经验,还走访了产药材的名山。白天,他爬山,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整理标本,整理笔记。几年间,他行程数千里,拜访了数百位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于很多种药材,他都是随便尝一尝,判断其药性和功效。有一次,李时珍路过一个山村,看见前面有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见一名男子喝得醉醺醺的,不时手舞足蹈。
李时珍看着醉汉,醉汉笑得很厉害,他记下了药的名字。回家后,他翻遍了医书,找到了关于这种草药的记载。但医书上只是简单地说它的真名叫曼陀罗,李时珍决心找到它并进一步研究。后来李时珍在采集药材时发现了曼陀罗,他就按照村民说的方法用曼陀罗酿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自品尝,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尝了一口,味道很香;再喝一口,舌头甚至整个口腔都麻木了;再喝一口,人就昏昏沉沉了。不一会儿,他们就会感到昏昏沉沉。不一会儿,他们就会咯咯地笑,手脚不停地跳舞。最后,他失去了知觉,倒在了地上。
战国时期,中医成就很大,有医学学科;扁鹊提出了四诊;《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大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马飞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方法。《唐本草》是唐代一部分细的医学校刊,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纂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所著的《钱进方》是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丰富、最详细的药理学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1)商周时期医药学①商周时期,有丰富的医药学的知识。②甲骨文中的疾病有几十种,包括眼、耳、口、肠、胃。(3)石镰和其他医疗器械也在商代遗址中出土。(2)秦汉医学①战国出版、西汉编撰的《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重要的医学文献。它反映了古代中医的早期成就,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3、例举中国古代著名中医(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人视他为“脉学大师”。他运用视、听、问、切四诊,从脉象中诊断病情。诊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被中医沿用了两千多年。(2)汉代:①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外科,被誉为“神医”。马飞三比西方早发明1600多年。②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论》是后世重要的中医经典。
②著名藏医元丹贡布编撰的《四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4)明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和10000多种方剂,全面概括了十六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薛,被称为“-2医药-”。李时珍重视实地调查和实验观察,注重比较方法的运用,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体现了生物进化由低级到高级的观点。
4、...了《本草纲目》?这部著作为什么被誉为“ 东方 医药 巨典”李时珍参考医药和800多种历代学术书籍,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考察,编撰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大医药科学家李时珍(1518-1593)为了纠正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写的。他用了一生的时间,亲身经历实践,广泛搜集和学习,对本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历时29年,是30多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52卷,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新药374种,处方11096张。还有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个部分,60个类别。
植物的科学分类比瑞典分类学家林奈早200年。每种药物分为以下几项:说明(确定名称)、集中说明(记述产地)、正误(纠正过去文献中的错误)、治疗(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作用)、附方(民间流传的处方集),植物药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加上已命名未用植物153种,共1095种,占全部药物的58%。